法院判决不支付抚养费后,原则上不能再次起诉要求支付,除非出现新的情况或证据。
1. 若存在新的情况:如子女的生活需求显著增加,或被告的经济能力明显改善,法院可能重新考虑抚养费问题。
2. 若存在新的证据:如原告之前未提交的关于子女实际支出或被告收入的证据,可能成为再次起诉的依据。
3. 若原判决未完全涵盖当前情况:如原判决仅针对特定阶段的抚养费作出决定,后续阶段仍可依法主张。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该条文明确了子女在必要时可提出增加抚养费的请求。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八条规定,若原定抚养费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子女患病或上学需要增加费用、或其他正当理由,法院应支持增加抚养费的请求。
因此,若原判决已经生效,但出现了新的情况或证据,如子女生活成本显著上升、被告收入明显提高等,则可以依法再次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否则,原判决具有法律效力,不可随意推翻。
相关文章
男模做一天不想做正常吗
男模做一天不想做是正常现象,个人职业选择自由。分析:从法律角度来看,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从事或不从事某项工作,男模做一天后不想继续做,是其个人职业选择自由的体现,并不违反任何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做出决定
购物应用被我删了,之前买的货物如何确认收货?
删除购物应用不影响确认收货,仍可联系卖家或平台处理。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您有权在收货后7日内无理由退货。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错过退货期限,无法保障自身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微信今年内实名认证无法重新注册,该如何操作?
微信实名认证无法重新注册,需先了解限制原因。分析:微信实名认证通常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绑定,若无法重新注册,可能是因为已达到微信规定的账号数量上限、身份信息被占用或存在违规行为等。根据微信的相关规定,用户需确保提供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且每个身份信
被传唤超过12小时了会怎么样。在被不知情下做了犯法的事会怎么样
被传唤超12小时或涉非法拘禁。被不知情犯法需担责。 被传唤超过12小时,若无法律手续,可能构成非法拘禁。《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传唤需符合法定程序,超时限且无手续,当事人可维权。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合法权益受损,甚至非法拘禁风险。 ✫✫✫✫✫有法律
想了解,包工头的工程款是不是农民工工资?
包工头的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但两者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交叉。 1. 如果工程款是由发包方直接支付给包工头,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该款项实质上具有农民工工资的性质; 2. 若包工头以个人名义承接工程并自行雇佣农民工,其工程款则属于包工头与发
私人自建房在国有土地上,可以进行买卖与过户吗?
私人自建房在国有土地上可进行买卖与过户。依据《土地管理法》等,国有土地上的自建房属合法财产,可交易并过户。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产权纠纷或交易无效。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私人自建房在国有
情人发私密照给我怎么回复
应谨慎,避免涉及法律纠纷。依据《民法典》等,私密照可能侵犯隐私,严重可致法律责任。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名誉受损等严重后果。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谨慎回复。操作:1. 明确拒绝并警
因工作吵架气到吐血,能申请工伤赔偿吗?
因工作吵架气到吐血,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需因工作原因受伤或患职业病。吵架气到吐血非工伤范畴,严重可能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不能申请工
怀孕不拘留之后怎么处理
怀孕不拘留,需依法另行处理。依据《刑事诉讼法》及《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怀孕妇女不被拘留,拘留所应通知决定机关另行处理。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法律程序滞后,影响案件正常进展。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小孩户口在外公家,可以报读妈妈名下的学区房吗
小孩户口在外公家,一般需按当地政策判断是否能报读妈妈学区房。分析:根据我国教育政策,学区房的入学资格通常与学生的户籍所在地相关。若小孩的户口不在妈妈名下学区房内,而是在外公家,是否能报读需依据当地教育部门的具体规定。一些地区可能允许基于父母房